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课程标准
2020年 7 月
课程类别 |
专业方向课 |
课程代码 |
A3020052 |
学 分 |
2.5 |
参考学时 |
52 |
适用专业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
||
预修课程 |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公差配合与测量、汽车材料 |
||
后续课程 |
毕业设计及答辩、顶岗实习 |
||
开课部门 |
汽车工程学院 |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方向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从物流的角度来学习汽车生产管理,掌握汽车制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汽车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熟悉了解汽车生产过程中的订货、生产、整车、备件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在实际生产管理中所要用到的工具。了解质量概述及定义,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和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了解ISO9000与TS 16949的标准。学习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3C认证、汽车三包政策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常识。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准备。
2. 课程地位
《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是一门必修的专业方向课。通过这门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汽车制造厂在零部件生产、装配过程中的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打下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这门课程的前置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公差配合与测量、汽车材料。这些课程为学习汽车零部件制造与装配过程中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打下必要的基础。与课程体系中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汽车总装技术是平行的专业方向课,互为补充。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本专业的基本岗位有:汽车装配技术、整车下线调试工作、汽车检验与检测、汽车配件管理、汽车制造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等,汽车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生产与质量管理的技术以及方法,所以开设《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这一门必修的专业方向课程,本课程52课时,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各26课时。生产管理是从物流的角度出发,对汽车生产的全过程:供应物流(又称为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包括逆向物流、备件物流都有涉及)进行项目学习。质量管理从基本的质量管理知识、QC活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零部件质量管理、生产过程现场质量管理、整机质量管理以及与汽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了解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学习。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准备。具体的课时建议52课时。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总目标:本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将课程思政融入主题教学中,实施全过程育人。学习汽车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和生产控制的基本概念、组织汽车零部件加工与装配过程中所常用到的生产管理与生产控制的工具、方法与手段。学习汽车生产过程中零件加工与装配时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基本常识、管理方法与手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
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做人的基本发展能力。
1. 素质目标:
(1) 具有爱党爱国的情操,学习目的明确;
(2) 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4) 具有较好语言表达、交往及沟通能力;
(5)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 知识目标:
(1) 掌握汽车制造物流与物流管理;汽车制造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2) 掌握汽车制造供应链管理常用的工具;
(3) .掌握汽车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
(4) .掌握订货与供应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
(5) 掌握整车物流管理、汽车备件物流管理;
(6) 掌握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知识与方法;
(7) 掌握零部件质量管理、汽车制造过程质量管理、整车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
(8) 掌握质量改进的方法与步骤。
3. 能力目标:
(1) 能了解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2) 能分析汽车制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 能制定生产计划下达订单,会生产管理与控制
(4) 能了解并掌握全面质量管理与现场质量管理内容和要求;
(5) 能具备汽车制造装配过程质量管理的能力
(6) 能了解汽车的各种标准、召回管理、3C认证以及汽车三包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序号 |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能力目标 |
参考 学时 |
|
第一部分:汽车生产管理 |
|
||
1 |
汽车制造物流与物流管理 |
① 物流与物流管理 ②汽车制造物流管理 ③汽车制造物流管理的新特征与新趋势
|
通过学习物流与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① 能够描述物流与物流管理概念,说明物流的要素有哪些; ② 能够描述汽车制造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③ 能够了解和掌握汽车制造物流管理的新特征与新趋势。 ④ 实训一: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现状调研实训 |
2 |
2 |
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
①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② 汽车制造供应链分析 ③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汽车物流创新方法 ④ 汽车企业供应链物流协同管理 |
通过学习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重点了解和掌握汽车供应链的特点,达到如下目标: ① 能够描述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② 能说明汽车产业物流包含的内容; ③ 能分析汽车行业供应链具有哪些特点。 ④ 完成实训二: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调研实训 |
2 |
3 |
汽车制造供应链管理常用工具 |
① 约束理论; ② 工业工程; ③ 准时制理论; ④ 持续改善理论 |
通过学习汽车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常用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供应链管理方法,达到下列目标: ① 熟悉和了解约束理论 ② 熟悉和了解工业工程 ③ 熟悉和了解准时制理论 ④熟悉和了解持续改善理论 |
2 |
4 |
汽车制造业生产计划与管理 |
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 ②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③ 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的内容与策略 ④ 相关案例:某日系汽车企业的精益生产 ⑤ 案例分析:准时制生产模式在某汽车配套公司的应用 |
通过了解相关案例,以及案例分析让学生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① 能描述生产计划的含义,汽车制造业生产计划的构成。 ② 能对比分析传统生产计划与供应链条件下生产计划的区别 ③ 能熟悉和了解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甘特图法、滚动计划法、最优生产技术、ERP、JIT。 ④ 能了解和熟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汽车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和策略。 |
4 |
5 |
订货与供应物流管理 |
① 订货管理概述 ② 国产零部件订货管理 ③ 进口零部件订货管理 ④ 售后的订购管理 ⑤ 车型停产与切换时的订货管理 ⑥ 入场物流模式 ⑦ 实训项目:根据需求量和相关信息制作订单 |
通过学习订货与物流管理相关知识,学会制作订单,让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① 学习了解订货管理的组织结构发展; ② 能知道推动战略与拉动战略的特点及MRP的基本原理 ③ 描述国产零件订购与进口零件订购的区别 ④ 能知道特殊订购的类型及车型切换时订购管理的关键内容 ⑤ 能掌握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方式 ⑥ 能分析零件到货规则设定的因素及各因素的含义 ⑦ 完成实训项目:根据需求量和相关信息制作订单 |
6 |
6 |
生产物流管理 |
① 生产物流概述 ② 工艺流程与车间布局 ③ 汽车制造生产现场管理 ④ 生产物料管理
|
通过学习生产物流管理,让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① 能描述汽车生产物流内容与模式; ② 能知道生产选址与精益布局、车间物流设计与管理的相关内容 ③ 能掌握汽车制造生产现场管理、生产物料的方法与手段 ④ 能进行简单的汽车生产库存与缺件管理 |
4 |
7 |
整车物流(出厂物流) |
① 整车物流概述 ② 整车物流的运作模式 ③ 整车仓储与运输 ④ 汽车销售物流管理 ⑤ 汽车供应链逆向物流 ⑥ 整车物流未来民发展前景
|
通过学习整车物流管理,让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① 能够知道整车物流、销售物流管理、汽车逆向物流的概念 ② 能够学会整车物流运作模式及运输和仓储管理方法 ③ 掌握汽车销售基本模式 ④ 能掌握汽车逆向物流的形式 ⑤ 完成实训项目:汽车整车销售实训方案 |
2 |
8 |
汽车备件物流管理 |
① 汽车备件与备件物流 ② 汽车备件物流运作模式与流程 ③ 汽车备件物流节点规划与库存布局 ④ 汽车备件库存管理与控制 |
通过汽车备件物流管理的学习,让学生达成如下学习目标: ① 能够知道汽车备件的分类和备件物流的特点 ② 能知道汽车备件物流运作模式与运作流程 ③ 能掌握汽车备件库存分布结构及其优化方法 ④ 能掌握汽车备件库存控制策略 |
4 |
|
第二部分:汽车制造质量管理 |
|
||
1 |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
① 概述 ② 质量 ③ 质量管理 ④ 质量管理基础 |
通过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同学们达成如下学习目标: ① 能够描述质量与质量特性 ② 能够理解全面质量管理 ③ 能够掌握常用的QC工具 |
2 |
2 |
质量管理体系 |
①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② ISO9000与TS16949 |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学习,让同学们达成如下学习目标: ① 能够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特点 ② 能够掌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③ 能够掌握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 ④ 制定某企业某部门企业内部审核计划表
|
6 |
3 |
零部件质量管理 |
① 零部件管理基础知识 ② 不合格品管理 |
通过零部件质量管理的学习,让同学们达成如下学习目标: ① 能够掌握汽车零部件的构成及质量管理方法 ② 能够掌握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和基本思路 ③ 了解汽车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零件质量管理方法 |
2 |
4 |
汽车制造过程质量管理 |
① 汽车制造过程质量管理概述 ② 过程质量管理 ③ 精度质量管理 |
通过汽车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学习,让同学们达成如下学习目标: ① 能够描述汽车生产流程与相关质量控制点 ② 能够描述班组长的质量职责 ③ 能够描述现场操作人员的质量职责 ④ 能够描述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的区别 ⑤ 能够描述标准作业与现场质量管理的关系 ⑥ 能够描述过程和过程质量的概念 ⑦ 能够描述过程质量的控制方法 ⑧ 能够描述过程能力评估的方法 ⑨ 能够描述过程评审的流程 ⑩ 能够描述何为车身的精度管理 ⑪ 能够描述何为监测装置管理 |
4 |
5 |
整车质量管理 |
① 整车质量检查 ② CCC认证 ③ 汽车产品招回管理 ④ 汽车三包政策 |
通过整车质量管理的学习,让同学们达成如下学习目标: ① 能够描述整车质量检查流程与方法 ② 能够描述CCC认证的含义与步骤 ③ 能够描述召回怎么实施 ④ 能够理解汽车三包原则
|
4 |
6 |
质量改进 |
① 质量改进概述 ②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③ 5S活动 |
通过质量改进的学习,让同学们达成如下学习目标: ① 能够描述质量改进的概念和意义 ② 能够掌握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步骤 ③ 能按照企业要求组建质量管理小组,确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主题 ④ 能按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步骤组织或参加到质量管理活动中来 ⑤ 能够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撰写QC成果报告 ⑥ 能够开展5S活动
|
6 |
|
复习 |
|
|
2 |
小计(学时) |
|
52 |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1.根据课程操作性和工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2.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结合演示和实验操作的现场实践式教学方法。
3.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二)学习要求
1. 课内学习要求
学生应按授课计划进度的要求,有时以小组为单位,有时独自完成每节课的学习任务,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参加课堂互动。做好预习与课堂课后的训练。老师备好课,以项目教学或案例教学,或以任务驱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共同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2. 课外学习要求
学会网络学习,主要学习学习通上的课程资源,以及在网上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归纳整理有用的信息,锻炼说和写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四)学习评价
1.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过程评价50%:其中视频学习20%、考勤10%、互动5%、章节测验5%、进入学习次数5%(以300次为满分),作业5%。
实操技能考试:20%(其中2次考核各占10%)
期末考试:30%。
2. 考核评价标准
过程评价以学习通上统计成绩为准,评价标准为视频学习看完并完成章节测验,以参考答案为标准记分;考勤以学习通上按时签到记录为准(签到30次为满分);互动以学习通上参考度为评价标准;章节测验以参考答案为评价标准;进入学习通课程资源以统计为准(300次为满分)。
实操考试以考试参考答案为评价标准。
期末考试以考试参考答案为评价标准。
五、教学资源
(一)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
1.胡元庆、曾新明,《汽车制造与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月、
2.陈秀华、刘福尚,《汽车制造质量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月、
参考资料:
1.陈婷、毕方英,《汽车生产现场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8月、
2.蒋安全,《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月、
(二)课程资源配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学习通《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课程建设包全套资料。包括文档、教学PPT、视频、微课、案例资料、国家标准、章节测验和试卷库、题库。
六、其它说明
(一)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段的完善与修订。
(二)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三)本课程训练项目考核方案没设计具体考核表格,任课老师可以设计更加详细、易于实施的考核表格。
编写:陈秀华
小组成员:海争平、李秋艳
审核:海争平
202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