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课程标准
2020年 7 月
课程类别 |
专业方向课 |
课程代码 |
A2020019 |
学 分 |
1 |
参考学时 |
20 |
适用专业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
||
预修课程 |
汽车机械基础、汽车零部件识图、公差配合与测量 |
||
后续课程 |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 |
||
开课部门 |
汽车工程学院 |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1. 课程性质
《焊接实训》是培养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学生进入企业从事汽车车身制造工作的专业课程,目标是让学能够掌握对轿车车身结构件进行进行有效焊接,使学生真正具有对车身制造焊接能力。它要以《汽车机械基础》、《汽车零部件识图》和《公差配合与测量》等课程学习为基础。
2. 课程地位
该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方向课程,是该专业学生进入企业从事汽车车身制造焊接工作的专业课程。
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该课程以《汽车机械基础》、《汽车零部件识图》和《公差配合与测量》课程学习为基础。先修完基础课后进入该课程学习。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采用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学生以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的形式,能够完成板件连接对接焊、板件连接搭接焊、塞焊、电阻点焊的各项训练。总学时20,具体分配见本文中“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建议学时。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方向课,应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将课程思政融入主题教学中,实施全过程育人;根据课程操作性和工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运用任务驱动式、讨论式、启发式、结合演示和实际操作的现场实践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评价建议采用平时成绩(20%)、实操考核(80%)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1. 素质目标
(1)具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精神,学习目的明确。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和责任感。
(3)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安全责任意识、纪律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较好语言表达、交往及沟通能力。
(5)具有不断开拓的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
2. 知识目标
(1)掌握车身各板件的厚度、强度及材料特性。
(2)掌握焊接设备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
(3)了解焊接过程中常见工艺缺陷的产生原因。
(4)掌握正确选择焊接方法及其工艺参数、工艺措施。
(5)掌握车身板件的对接焊、搭接焊、电阻点焊焊接方法。
3. 能力目标
(1)能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焊接设备。
(2)能分析焊接过程中常见工艺缺陷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的生产条件和具体的焊接结构及其技术要求,正确选择焊接方法及其工艺参数、工艺措施,能初步能提出焊接工艺的改进、提高方案。
(4)能正确操作气体保护机等设备,能够对车身板件进行有效的对接焊、搭接焊、电阻点焊。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表1 《汽车车身板件焊接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序号 |
工作任务 |
知识要求 |
技能要求 |
课时 |
1 |
板件对接、搭接连续点焊 |
1、熟悉连续点焊运枪方式、焊焊接电流与送丝速度等焊接参数的调整; 2、掌握连续点掌握定位焊、分段焊的要求。 3、掌握对接焊、搭接焊的焊接方法与工艺流程; 4、掌握连续点焊的质量检验标准。 |
1.能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焊接设备; 2.能分析焊接过程中常见工艺缺陷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的生产条件和具体的焊接结构及其技术要求,正确选择焊接方法及其工艺参数、工艺措施,能初步能提出焊接工艺的改进、提高方案; 4.能正确操作气体保护机等设备,能够对车身板件进行有效的对接焊、搭接焊、电阻点焊。 |
8 |
2 |
塞焊 |
1、熟悉塞焊运枪方式、焊焊接电流与送丝速度等焊接参数的调整; 2、掌握塞焊的焊接方法与工艺流程; 3、掌握塞焊的质量检验标准。 |
1.能分析焊接过程中常见工艺缺陷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的生产条件和具体的焊接结构及其技术要求,正确选择焊接方法及其工艺参数、工艺措施,能初步能提出焊接工艺的改进、提高方案; 3.能正确操作气体保护机等设备,能够对车身板件进行有效的塞焊连接。 |
6 |
3 |
电阻点焊 |
1、熟悉电阻点焊设备的正确操作及焊接参数的调整; 2、掌握电阻点焊的焊接方法与工艺流程; 3、掌握电阻点焊的质量检验标准。 |
1、.能分析焊接过程中常见工艺缺陷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的生产条件和具体的焊接结构及其技术要求,正确选择焊接方法及其工艺参数、工艺措施,能初步能提出焊接工艺的改进、提高方案。 |
2 |
4 |
实训考核 |
|
|
4 |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学生分组练习、互动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从旁指导,按单个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结合本专业技能抽测模块中的任务进行训练,从而达成课程目标。
(二)学习要求
1. 课内学习要求
课内按授课计划的教学内容与授课时间节点,完成已经制订的教学任务。学生要完成每天的作项目及提交作品。参与小组活动,自主学习、互评等,并写出每天的收获。
2. 课外学习要求
利用网络学习通和相关平台进行学习。准备课中小组活动所需的资料和信息收集工作。
(四)学习评价
1.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平时成绩20%(考勤10%、项目操作参与情况5%、任务完成情况5%)实操考核80%
2. 考核评价标准
过程评价以任务完成情况、课堂互动情况、每次考勤出现的迟到、早退、旷课次数为标准。技能操作考核以完成作品的项目评分表为标准 。
五、教学资源
(一)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
和豪涛,《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12月、
参考资料:
1. 沈言锦、《焊接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11月、
2. 史维琴、《焊接工艺评定》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11月、
(二)课程资源配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学习通《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建设包全套资料。包括文档、教学PPT、视频、微课、案例资料、国家标准。
六、其它说明
(一)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段的完善与修订。
(二)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三)本课程训练项目考核方案没设计具体考核表格,任课老师可以设计更加详细、易于实施的考核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