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课程标准
2020年7 月
课程类别 |
专业拓展课 |
课程代码 |
A4020055 |
学 分 |
1 |
参考学时 |
20 |
适用专业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
||
预修课程 |
汽车构、汽车服务礼仪 |
||
后续课程 |
机动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查勘与定损 |
||
开课部门 |
汽车工程学院 |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汽车类专业学员开设的培养汽车保险服务能力的训练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理实一体的专业核心课。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及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专业人才的需求类型日趋复合型、实用型。保险原理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与汽车消费密切相关,是汽车后市场服务人员必不可少的知识模块,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旨在紧密结合汽车保险服务的工作需求设计学习任务模块,了解风险的含义、保险的概述、保险合同的应用、人寿保险实务、财产保险实务等。授课时运用情境模拟训练的方式进行反复操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保险服务能力。
2. 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理实一体的专业拓展课,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就业迁移岗位中汽车保险理赔的骨干课程。这个就业岗位对知识的专业性和实操性要求比较高,包含风险管理方案设计、保险合同设计、人寿保险条款解读、财产保险条款解读等等。因此本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后期上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汽车购买量的进一步扩大,家庭拥有小汽车的人群逐年递增,学习该门课程之后,也对学生本人及家庭的日常开车中所遇到的问题能进行初步的判断,起到良好的解决的作用。
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汽车构造、汽车服务礼仪、管理沟通等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设计风险管理方案、解读保险合同、解读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相关条款的能力等。后续机动车保险与理赔、事故车定损实训项目以及技能抽测项目相连接,起到很好的衔接与铺垫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课程融入主题教学中,实施全过程育人。课程以风险的含义、保险的概述、保险合同的应用、人寿保险实务、财产保险实务等内容为核心来设计课程,约为5大模块。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掌握的每一个模块的具体任务的设置来达到教学目标,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的课时建议20课时。
序号 |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能力目标 |
参考学时 |
1 |
保险概述 |
(1)什么是保险 (2)保险的各种类别; (3)理解保险公司的产品及合同 |
能搜集部分保险产品合同书,了解合同构成;能分清各种保险产品及特点;了解保险公司产品的合同 |
2 |
2 |
保险及保险产品的发展 |
(1)保险的产生 (2)国外保险的发展史 (3)国内保险的发展史 (4)保险的产品发展形态 |
保险公司发展史资料搜集,对比各保险公司发展历程;能叙述保险从出现之初到现在的发展和改进过程;能大致介绍各大保险公司的创建历史及其所形成的品牌文化; |
2 |
3 |
保险的原则、合同及应用 |
(1)如何投保保险产品 (2)保险的作用 (3)保险合同的特点 (4)保险的五大原则 |
调查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投保状况;会分析保险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能认识保险的重要性;会分析目前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能理解保险的原则及合同的特性 |
4 |
4 |
财产保险实务 |
(1)企业财产保险 (2)家庭财产保险 (3)机动车保险 (4)货物运输保险 (5)飞机等特殊保险 |
能做财产保险的推销说明会;了解财产保险的范围;能以机动车为例找寻一份财产保险产品的介绍单;能够看懂并能计算保险中所发生的事故赔偿;能够像保险推销员一样流利的介绍该产品 |
6 |
5 |
人寿保险实务 |
(1)传统人寿保险产品 (2)新型人寿保险 (3)理财型人寿保险 (4)健康医疗保险 |
能做人寿保险的推销说明会;了解人寿保险的范围;能以找寻一份人寿保险产品的介绍单;能够看懂并能计算保险中所发生的事故赔偿;能够像保险推销员一样流利的介绍该产品 |
6 |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将课程思政融入主题教学中,实施全过程育人;掌握风险管理设计方案、保险合同的解读与设计、财产保险条款的解读、人寿保险条款的解读等,将沟通话术的运用、保险产品的推销技巧等融入课程内容,把握整个保险实务学习的节奏。充分体现教师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做人的基本发展能力。
1. 素质目标
(1)能够介绍推广各汽车保险公司的财产险和人寿险的产品。
(2)能独立的设计一份保险合同;。
(3)能设计风险管理方案;
(4)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5)具有较好语言表达、交往及沟通能力;
(6)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 知识目标
(1)熟悉国内外保险市场的发展特点及其区别。
(2)了解目前保险市场所出现的一些新发展。
(3)了解风险及保险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特点。
(4)保险合同的特征。
(5)保险的五大原则。
(6)财产保险的类别。
(7)财产保险的险种及各自内容。
(8)人寿保险的险种及各自内容。
(9)再保险的内容
3. 能力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具备保险服务上岗能力。
(1)了解保险出现的意义以及如何分摊费用以达到保险的作用。
(2)能够了解保险中十大条款的应用范围。
(3)能够看懂各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介绍以及合同中的注意点。
(4)能够看懂各保险公司的人寿保险介绍以及合同中的注意点。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课程以风险的含义、保险的概述、保险合同的应用、人寿保险实务、财产保险实务等内容为核心来设计课程,约为5大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风险和保险的含义,包括风险概述、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保险概述、保险的类别和理解公司的产品内容。第二个模块是保险及保险产品的发展,包括保险的产生、国内外保险发展史、保险产品的发展形态等。第三个模块是保险的原则、合同及应用,包括如何投保、保险的作用、保险合同的特点、保险的五大原则等。第四个模块是财产保险实务,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机动车保险、货物运输保险、飞机等特殊保险。第五个模块是人寿保险实务。宝库传统人寿保险产品、新型人寿保险产、产品、理财型人寿保险、健康医疗人寿保险等。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结合对保险公司和公估公司的学习与了解,引入公司实际案例,配以视频辅助,采用案例教学法、形象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于机动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教学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做到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练结合、学用结合。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营造教学氛围。
(二)学习要求
1. 课内学习要求
该课程着眼于实际运用能力,教师自主设计规范的ppt、视频资料、题库、物料为基础,构建该课程为主导的课程资源库,以保险实训室为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内可学习到最新的保险法律法规和条款、相应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性,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2. 课外学习要求
通过与保险公司、公估公司项目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以及让学生参与公司的课外实践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四)学习评价
1.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是对学生平时作业、工单的完成情况及出勤情况等进行考核;理论考核是对本期所学内容进行的综合考核。
2. 考核评价标准
序号 |
考核项目 |
具体内容及标准 |
分值 |
1 |
过程考核 |
(1)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旷课一节扣1分;(配分6) (2)不遵守课堂纪律和不参与课堂教学与互动等,期末扣2分; (3)无团队合作意识、安全意识、标准与规范意识、规划与自我评价、责任心视情逐次扣1-2分,扣完为止。 (4)累积扣完10分为止。 |
30% |
作业、工单及实习报告(10分) |
10% |
||
2 |
期末考核 |
学期末理论考试 |
60% |
合计 |
|
100% |
五、教学资源
(一)教材和参考资料
《保险原理与实务》,周彩霞,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年。
(二)课程资源配置
参考资料:自建超星学习通教学资源库:《保险原理与实务》,配备PPT、WORD、习题、视频、动画等完备资料,可自主学习。
六、其它说明
汽车学院二楼营销保险实验室,拥有相应的场地、设备软件和事故车,能让45个左右的学生同时进行模拟教学,并能利用此实验室进行资料的查询与整理,进行相关实训课程方案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