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脑技术》课程标准
日期:2020-08-20 14:59:55  浏览量:0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标准

 

 

 

 

 

 

 

 

 

 

 

 

 

 

 

 

 

20207 


汽车电脑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课程代码

A3020258

    

2

参考学时

40

适用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

预修课程

汽车电工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单片机技术

后续课程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电控技术、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开课部门

汽车工程学院

 

一、前言

课程性质与地位

1. 课程性质

《汽车电脑技术》课程是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

2. 课程地位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所必需的汽车电脑知识及有关汽车电脑检测与维修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汽车电脑检测与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汽车电工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单片机技术》;后续课程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电控技术》、《车载网络系统检修》。是彰显汽车电子技术特色的主要课程之一。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应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跟随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全面而快速的发展,教学设计思路强调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突出能力,鼓励创新为主。通过教学,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多看相关参考书,拓展知识面。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在教学中还安排广泛举汽车方面的实例,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树立加强素质教育,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的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个性特长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观念。

1.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2)具各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能进行自我检讨,诚恳接受他人的批评;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控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5)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6)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修养;

7)身心健康。具有乐观、向上、宽容的态度,具备承受挫折、百折不挠的精神

2. 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电脑的相关组成构造、工作原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常用汽车电脑检修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3)掌握汽车电脑的检修方法和要点;

4)熟悉发动机电脑、自动变速器电脑、制动防抱死及电控悬架系统电脑、空调电脑、防盗电脑、车身控制电脑的电路分析;

5)熟悉常见汽车电脑故障的检修过程。

3. 能力目标

1)能自主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4)能不断积累维修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5)能优化工作过程,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参考学时

1

项目一:电子技术基础

学习内容: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机管,场效应管,集成运算放大器)认识,数字电路基本知识等。

教学要求:掌握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基本工作原理。

多媒体教学,实例讲解,实验实训

10

2

项目二:汽车电脑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汽车电脑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和作用;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核心电路(点火控制电路,喷油控制电路,怠速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电器控制电路,及传感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电脑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和作用。

多媒体教学,实例讲解,实验实训

10

3

项目三:发动机电脑的故障检修

教学内容:检修仪器的使用;逻辑信号的波形;发动机电脑故障现象及检修步骤。

教学要求:掌握检修仪器的使用;熟悉逻辑信号的波形;理解发动机电脑故障现象及检修方法。

多媒体教学,实例讲解,实验实训

10

4

项目四:常见易坏电脑板的故障检修

教学内容:玛瑞利电脑,Motronnic1.5.4电脑,Motorola 491 465电脑,SIEMENS 5WPx 电脑等的故障分析及检修要点.

教学要求:了解玛瑞利电脑,Motronnic1.5.4电脑,Motorola 491 465电脑,SIEMENS 5WPx 电脑中部分电路的原理。

多媒体教学,实例讲解,实验实训

10

合计

40

 

四、实施建议

教学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汽车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技术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改变传统的以书本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以实物进行教学,使讲授更生动,学生更易于接受。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分组讨论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等。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結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实际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要求

1. 课内学习要求

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室

情景模拟:汽车实训室

2. 课外学习要求

网络教室、自学辅导中心等

学习评价

1.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各个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检测。在测试命题中要注意客观型试题、主观型试题、记忆型试题和应用型试题的适当比例,避免过多使用多项选择题的偏向;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更全面的考核和评估。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手段,但不是唯一的评估手段。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平时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践课完成质量等,均纳入期评。学期末进行一次考试,采用闭卷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考试以课本内容为主要依据在考核专业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要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

2. 考核评价标准

题型以主、客观题综合

课程采用百分制,满分100分。

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20%)、课程报告(30%)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教学资源

教材和参考资料

1、刘锋.汽车电脑与网络技术 [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刘春晖.汽车电脑结构与维[M].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二)课程资源配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图纸、数字教学资源配置(本课程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等。

 

点击数:0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