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标准
2020年7月
课程类别 |
专业拓展课 |
课程代码 |
A4020006 |
学 分 |
1 |
参考学时 |
20 |
适用专业 |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
||
预修课程 |
汽车服务礼仪、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 |
||
后续课程 |
毕业设计与答辩、毕业顶岗实习 |
||
开课部门 |
汽车工程学院 |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它以汽车服务礼仪、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介绍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标准、依据、原则、程序及基本方法,二手车交易咨询与服务,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及回收等方面的内容,为二手车市场服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2. 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在课程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实际任务为载体,通过对任务的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来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同时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使学生具备完善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汽车服务礼仪》、《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等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汽车评估的基本方法,能对车辆进行技术鉴定,并熟悉二手车交易的流程。后续与《毕业设计与答辩》、《毕业顶岗实习》相连接,起到很好的衔接与铺垫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课程采用章节项目驱动的模式,通过5个章节的实施,从而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议总课时为20学时。
总体设计思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理论教学结合实践训练,让学生从陌生到熟练地掌握汽车评估的基本原理、二手车评估和交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以下学习情境(课程单元)组成:
教学内容 |
课时 |
学习情景1 汽车基础知识 |
2 |
学习情景2 车辆技术状况鉴定 |
6 |
学习情景3 汽车估算 |
4 |
学习情景4 汽车碰撞损伤检验 |
2 |
学习情境5 二手车交易 |
4 |
考试 |
2 |
小计 |
20 |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将课程思政融入主题教学中,实施全过程育人。本课程系统地以常见旧机动车为主要对象,着重阐明旧机动车评估的基本知识,旧机动车技术状况检查,旧机动车价格的评定与估算,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旧机动车评估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一)素质目标
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5.具有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信息的能力
6.具有经济成本意识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的分类;
2.掌握车辆识别代号管理规则;
3.掌握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4.了解汽车鉴定评估的基本理论;
5.掌握汽车鉴定评估的基本条件;
6.熟悉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的主要内容;
7.掌握四种二手车评估的基本方法;
8.了解汽车碰撞损伤的检验与测量;
9.了解汽车损失风险评估;
10.掌握二手车交易的流程。
(三) 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车辆的VIN码和铭牌;
2.能对汽车的动力性进行评定;
3.能够测量汽车的尾气,并分析数据;
4.能对车辆进行静态检查,识别走私车辆、拼装车辆、盗抢车辆和事故车辆;
5.能对车辆进行动态检查和路试工作;
6.具备操作常用车辆检测仪器的能力;
7.具备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二手车评估方法,并根据该方法估算汽车价格的能力;
8.能对事故车辆进行碰撞损伤分区检验和测量;
9.能够撰写车辆损伤评估报告;
10.能够办理二手车交易的相关手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课程单元 |
学习任务及教学要求 |
|
学习任务 |
教学要求 |
||
1 |
汽车基础知识 |
汽车的分类与组成 |
了解汽车各种分类的方法,熟悉汽车的组成。 |
车辆识别代码 |
掌握车辆识别代码的编制规则,熟悉汽车主要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
||
汽车参数的测量 |
测量汽车的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 |
||
2 |
车辆技术状况鉴定 |
汽车评估的将基本知识 |
了解汽车评估的定义、要素和特点,熟悉汽车评估的基本条件。 |
政策对评估的影响 |
了解汽车鉴定评估的价值类型,掌握国家宏观政策对汽车评估的影响。 |
||
静态检查 |
熟悉静态检查所需工具及主要内容 |
||
动态检查 |
熟悉动态检查及主要内容 |
||
仪器检测 |
能利用常用检测设备对车辆进行检查 |
||
3 |
汽车估算 |
现行市价法 |
了解现行市价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前提,掌握现行市价法的计算方法。 |
收益现值法 |
了解收益现值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前提,掌握收益现值法的计算方法。 |
||
重置成本法 |
了解重置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重置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
||
价格清算发 |
了解价格清算发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熟悉决定价格清算发的主要因素。 |
||
4 |
汽车碰撞损伤检验 |
汽车碰撞事故损坏 |
了解汽车碰撞事故的分类及特征,熟悉汽车碰撞事故的损伤类型。 |
碰撞损伤的检验与测量 |
碰撞损伤的分区检验 |
||
主要零部件损伤评估 |
熟悉车身与机械零部件的损伤评估 |
||
汽车风险评估 |
了解汽车风险评估的定义、特点、要素及成本。 |
||
汽车损失风险评估 |
了解汽车损失风险评估的因素,掌握汽车损失风险的度量。 |
||
汽车责任风险评估 |
了解汽车责任风险因素,掌握汽车责任风险度量 |
||
5 |
二手车交易 |
二手车交易市场和运作 |
了解我国二手车交易市场,熟悉二手车交易过户、转籍的办理程序 |
二手车收购评估 |
了解二手车营销与市场分析,掌握二手车销售定价的方法 |
||
二手车价值计算及评估报告 |
了解二手车鉴定评估的价值计算,掌握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书的撰写。 |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演练、视频拍摄、情境模拟的教学方式,进行项目驱动型教学。课程通过培养学生掌握顾问式汽车销售流程与技巧,按照既定步骤实现企业的销售目标的能力。
(二)学习要求
1. 课内学习要求
1)能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旷课
2)课堂上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按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提出的各项任务;小组任务能互助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 课外学习要求
课前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好预习工作;课后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各项任务。能积极思考问题,将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解决身边发生的类似问题。能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还有老师一起交流探讨。
(三)学习评价
1.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拓展课,主要培养具体岗位技能。为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要,老师在课前都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走访,充分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将企业和市场的要求直接带入课堂和考核中。
考核采取平时成绩+期末卷面考试进行综合评价,力求做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覆盖,做到考评成绩公平、合理、科学。
2. 考核评价标准
本门课的考核成绩分为两个部分:
(1)平时成绩(60%)
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课堂考勤(10%);②书面作业、课堂发言和讨论(10%);③课堂实训(40%)。通过考勤、作业手段,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堂实训,考察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
(2)期末成绩(40%)
主要是书面的试卷考核,全面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序号 |
考核项目 |
具体内容及标准 |
分值 |
1 |
过程考核 |
1、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旷课一节扣1分;(配分6) 2、不遵守课堂纪律和不参与课堂教学与互动等,期末扣2分;(配分2) 3、无团队合作意识、安全意识、标准与规范意识、规划与自我评价、责任心视情逐次扣1-2分,扣完为止。;(配分2) 4、累积扣完10分为止。 |
10% |
作业、调研报告(配分10) |
10% |
||
2 |
实践考核 |
学期累计开展课程实践的成绩 |
40% |
3 |
理论考核 |
学期末理论考试 |
40% |
合计 |
|
100% |
说明:缺课三分之一以上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五、教学资源
(一)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二手车鉴定评估实用教程》,明光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二手车鉴定及评估》,许华林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资源配置
1、学习通资源库;
2、教学PPT;
3、汽车网站:汽车之家、易车网等。
六、其它说明
(一)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段的完善与修订。
(二)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三)本课程训练项目考核方案没设计具体考核表格,任课老师可以设计更加详细、易于实施的考核表格。